关于白沙岭片区流浪猫问题的研究报告
六(2)班:蒋佳峻 李正智刚 许乐诚 刘子杰
指导老师:诸葛萍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居住的白沙岭社区有不少流浪猫,它们有的刚生下来就被遗弃了;有的瘦骨嶙峋;有的身上带着明显的伤痕;有的还在垃圾桶里抢着翻食物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猫咪无家可归?它们会对社区居民的生活及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社区居民是如何看待这些流浪猫的?应该如何处置这些流浪猫呢?我们决定在社区内展开对流浪猫问题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与途径
1、实地观察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浪猫的生存状况,我们研究小组成员(蒋佳峻、李正智刚、许乐诚)连续一周在白沙岭片区的长城一花园、二花园、长安、长乐四个小区观察并拍摄到了流浪猫的窝点及居民有意识供养的食物,还拍到了许多流浪猫的照片。
⑴我们的观察日记——抓拍流浪猫
抓拍流浪猫
晚上,拍照行动继续进行。我们把整个花园找了个遍,仍然没有“猫影”,就在我们灰心丧气的时候,一只瘦小的猫出现了。
这只猫明显营养不足,但行动敏捷。它似乎并不怕陌生人,我们走近和拍照时它都没有躲闪。
晚上的收获相对大了很多,我们还拍摄了两只健壮的流浪猫,另外发现了一个隐藏在灌木丛中的“据点”。
⑵我们拍摄的照片:
躲在树丛后瘦小的流浪猫 爱猫人士提供的猫食
猫窝全景图(地下风口) 猫窝内景(地下风口内部)
⑶实地观察记录表
日期 |
时间 |
地点 |
数量 |
供养情况 |
对环境的影响 |
观测者 |
记录人 |
|
6:30—8:00 |
长城一花园 |
20 |
无 |
随处排泄 |
蒋佳峻、李正智刚、许乐诚 |
蒋佳峻 |
|
6:30—8:00 |
长城一花园 |
28 |
1人 |
爬到一楼居民家中 |
蒋佳峻 李正智刚 |
蒋佳峻 |
|
6:30—8:00 |
长城二花园 |
7 |
2人 |
翻弄生活垃圾 |
许乐诚 |
许乐诚 |
|
6:30—8:00 |
长城一花园 |
13 |
无 |
爬到汽车上,抓掉油漆 |
蒋佳峻 李正智刚 |
蒋佳峻 |
|
6:30—8:00 |
长城二花园 |
5 |
无 |
吓到社区三岁左右小孩 |
许乐诚 |
许乐诚 |
|
6:30—8:00 |
长安花园 |
16 |
2人 |
翻弄生活垃圾 |
蒋佳峻 李正智刚 |
蒋佳峻 |
|
6:30—8:00 |
长乐花园 |
13 |
无 |
翻弄生活垃圾 |
许乐诚 |
许乐诚 |
|
6:30—8:00 |
长安花园 |
10 |
无 |
在地下室做窝 |
蒋佳峻 李正智刚 |
蒋佳峻 |
|
6:30—8:00 |
长乐花园 |
8 |
无 |
打斗,打扰居民休息 |
许乐诚 |
许乐诚 |
|
6:30—8:00 |
长安花园 |
18 |
2人 |
翻弄生活垃圾 |
蒋佳峻 李正智刚 |
蒋佳峻 |
|
6:30—8:00 |
长乐花园 |
5 |
无 |
爬上汽车,抓掉油漆 |
许乐诚 |
许乐诚 |
|
6:30—8:00 |
长城一花园 |
17 |
无 |
乱叫,影响居民休息 |
蒋佳峻、李正智刚、许乐诚 |
蒋佳峻 |
|
6:30—8:00 |
长城二花园 |
3 |
1人 |
抓人 |
蒋佳峻、李正智刚、许乐诚 |
蒋佳峻 |
从观察记录中我们发现白沙岭片区各生活小区均有流浪猫,平均每个小区约有12只流浪猫,社区的爱猫人士会为他们提供一些食物,有的小区则无人提供食物,所以这些不能满足需求的流浪猫经常三五只在垃圾桶内翻弄生活垃圾。看来,流浪猫的行为已经对居民的健康、日常生活及社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问卷调查
那么,社区居民对这些流浪猫有什么看法,他们对流浪猫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为此,我们在白沙岭社区、社区内的沃尔玛商场和通家乐超市随机对社区居民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出87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统计结果如下:
问题 |
答案及百分比 | ||||||
A |
B |
C |
D |
E |
F |
G | |
1、您见到过流浪猫吗? |
经常见 |
偶尔见 |
没见过 |
|
|
|
|
|
33人(29%) |
68人(60%) |
13人(11%) |
|
|
|
|
2、您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流浪猫? |
小区 |
大街小巷 |
公园 |
垃圾堆里 |
其他 |
|
|
|
38人(38%) |
41人(40%) |
8人(8%) |
10人(10%) |
4人(4)%) |
|
|
3、您认为流浪猫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
被抛弃的家猫 |
散步走丢的家猫 |
由流浪猫滋生繁殖的 |
|
|
|
|
|
54人(59%) |
18人(20%) |
19人(21%) |
|
|
|
|
4、您认为流浪猫的食物来源主要是什么? |
住宅区内的 生活垃圾 |
社区居民 有意识供养 |
老鼠 |
|
|
|
|
|
57人(66%) |
22人(25%) |
8人(9%) |
|
|
|
|
5、您认为流浪猫有哪些危害? |
影响社区的 环境卫生 |
传播疾病 |
打乱居民休息 |
其他 |
|
|
|
|
41人(39%) |
52人(48%) |
8人(8%) |
5人(5%) |
|
|
|
6、您认为流浪猫可以在社区内生活吗? |
不能 |
可以 |
可以,但不要接触太多 |
|
|
|
|
|
38人(49%) |
0人(0%) |
39人(51%) |
|
|
|
|
7、您认为应该怎样处置流浪猫为好? |
赶走 |
杜绝食物来源 |
城管集中收养 |
处死 |
计划生育 |
爱猫人士收养 |
其他 |
|
3人(3%) |
1人(1%) |
32人(29%) |
2人(2%) |
5人(4%) |
22人(20%) |
47人(41%) |
3、采访交流
为了进一步弄清上述几个问题,我们采访了社区的爱猫人士、动物防疫部门的专家、康德宠物医院的医生、白沙岭片区多个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并与流浪猫救助论坛、★流浪猫之家★、南通救助流浪猫组织的爱猫人士在Q群上交流我们的疑惑和感受。(Q群聊天记录附在研究报告后面)
爱猫人士
社区管理处阿姨接受采访
康德宠物医院收养的受伤流浪猫
通过采访与交流,我们获得了许多重要信息:
(1)动物防疫部门的专家和宠物医院的医生都认为:目前控制流浪猫数量的最佳办法是采取绝育手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流浪猫的数量;流浪猫携带狂犬病菌会传染寄生虫;
(2)小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认为:流浪猫最好有爱猫人士和城管来收养;流浪猫容易抓、咬伤人,还会爬到空调排气管内堵塞管道并到地下室及长期外出的住户家做窝生仔;
(3)除了上述的信息之外,Q群上的爱猫人士还告诉我们他们大力推广的社区爱猫TAR计划:
TAR计划:
一直以来,深圳猫网的志愿者们致力于推广社区爱猫TAR计划,以期从较长远的角度控制流浪猫数量,从而使得社区内人和猫的数量得以均衡,达到健康的社区生态。
深圳商报记者范萌报道《流浪猫伤人事件日益增多》刊登后,深圳猫网版主埃索致电记者称,准备在文中所说的流浪猫活跃社区进行TAR计划。埃索告诉记者,由于不负责任的主人随意弃猫以及流浪猫的繁殖,导致社区流浪猫数量不断增多。过度增长的流浪猫对环境的破坏及滋扰,会影响到附近居民,招惹虐猫暴行,引致居民与爱猫者之间的冲突,破坏小区的和谐。因而控制流浪猫势在必行。而根椐外国多年的控制流浪猫的经验,一个经实证有效的方法就是捕捉(TRAP)—绝育(ALTER)—放归(RETURN),简称TAR。
现在,社会上“TAR”计划流传非常广泛,有很多宠物医院都赞成这个“TAR”,认为这个办法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流浪猫的泛滥,深圳的布吉中心、福华、光景、红荔中心、华南宝安、康德、趣致、瑞康、瑞鹏、志康、西海等宠物医院也大力支持。
(二)综合分析
结合实地观察以及采访交流所获得的资料,我们对调查问卷中的统计数据做了如下分析:
(1)关于流浪猫的数量问题:
根据对调查问卷问题1和2的统计,有60%的被访者是偶尔能见到流浪猫的,而且多数是在大街小巷、小区、公园和社区垃圾堆内。根据我们的实地观察,白沙岭片区各小区平均有12只流浪猫,这也说明流浪猫的数量在社区还是非常多。(如下图)
(2)关于流浪猫的主要来源:
根据对问卷问题3的统计,有54位被访者选择被抛弃的家猫,占59%,认为是散步走丢的家猫有18位,占20%,选择是由流浪猫滋生繁殖的有19位,占21%,这一组数据说明为数众多的流浪猫是由被抛弃的家猫和另外的流浪猫滋生繁殖的。在QQ群上和网上那些关注流浪猫的网友们和专业网站上的一些专家也一致认为现在的流浪猫确实很多,首先因为人为的原因,人们将猫遗弃了,其次是由于猫的繁殖能力很强,不断地繁殖;从而造成了更多的流浪猫。
(3)关于流浪猫的食物来源:
根据问题4,有57位被访者认为猫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生活垃圾,占66%;有22位被访者认为是社区居民有意识供养的,占25%;只有8位被访者认为主要食物是老鼠,只占9%;另外,根据我们的实地观察和网友们及网上专家的说法,流浪猫的主要食物也是垃圾,人为喂养的也占一小部分,所以,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什么争议。
(4)关于流浪猫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根据统计,绝大多数的居民认为流浪猫会影响社区的环境卫生;认为它会传播疾病的也不在少数,也有一小部分的被访者认为它会影响居民的作息,这也不是毫无道理,因为我们实地观察的情况也证实了这些现象的确存在。这样看来,在大部分人们的心里,流浪猫是很肮脏的。但康德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我们,其实流浪猫本身并不脏,它自己本身很讲究卫生,只是它的排泄物给居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当然也有些不干净的猫,有的会携带病菌,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猫咬了人,会传染狂犬病;发情期的猫会乱叫,影响居民的作息。
(5)关于处置流浪猫的方法:
在对社区居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人都赞成人性化的做法——让城管以及小区内的爱猫人士收养,只有极少部分的被访者赞成残忍的做法——赶走、杜绝食物来源、以及处死。选择其他方式的占41%,说明流浪猫的问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大部分人也没有好的科学的方法处理流浪猫,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爱护动物意识的增强,流浪猫的问题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这组数据不仅体现了人们的爱心、社会公德心,同时也传达了人们的意向——希望社会、政府科学合理地实施规范化管理,让流浪猫有一个合适的生活场所。
三、我们的结论与建议
经过以上分析,结合我们的独立思考,我们研究小组成员形成以下共识:
1、小区流浪猫大量存在的问题确实是由于社区居民在饲养家猫时随意遗弃造成的,因为猫的繁殖能力强,据统计,我们调查的白沙岭片区平均每个小区约有12只流浪猫,福田区大概有500个我们这样的小区,12×500=6000只,深圳市一共有6个区,6000×6=36000只!一年,两只流浪猫就可以平均繁殖至少3只,36000÷2×3=59000只,照此计算,三五年后,流浪猫的数量将会相当惊人!
2、为数众多的流浪猫势必会给社区的生活环境造成危害:
⑴流浪猫随意翻弄社区生活垃圾,传出臭味;
⑵随处排泄粪便,传播支原体、衣原体等病菌;
⑶繁殖时的叫声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
⑷流浪猫还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会传播狂犬病等疾病,会危害小区居民的健康。
3、关于流浪猫的处置,我们研究小组认为:
⑴猫是人类的朋友,是有益的动物,理应得到人们的保护,养猫的家庭更不能随意遗弃宠物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动物意识的增强,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爱猫、保护猫,不会随意蹂躏、吃、弄死猫等。
⑵为了抑制流浪猫的繁殖,小区管理部门应注意将小区的生活垃圾封闭处理;社区还应加强公益宣传,让社区居民在保护猫的前提下,不要人为提供食物。当然,最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流浪猫进行绝育处理。
⑶希望流浪猫的处置问题引起政府部门尤其是城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像对待流浪狗的问题一样处理流浪猫,必要时应立法。虽然流浪猫的危害我们暂时还看不到,但随着流浪猫数量的逐步增加,势必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区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四、下一步研究方向。
我们准备从生态食物链方面着手研究,流浪猫的减少是否会影响到食物链,是否会引起鼠害,或会对其他的生物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