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我校举办了以“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为主题的学生心理作品大赛,作品形式包括心理征文、心理漫画和校园心理剧录像。心理比赛的参考主题包括发现学习的乐趣、抛开成长的烦恼、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克服心理障碍等方面,我校各年级学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和比赛形式踊跃地提交了自己的心理作品。我们从众多作品中评选出了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并将校级特等奖报送参加福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赛,近日得悉我校多项作品喜获佳绩:
序号 |
作品形式 |
班级 |
姓名 |
作品名称 |
作品等级 |
指导老师 |
1 |
心理征文
|
六(2) |
饶一城 |
《妹妹来了以后》 |
福田区特等奖 |
郭延政 |
2 |
六(2) |
王逸冰 |
《为猫而战》
|
福田区特等奖
|
郭延政 |
|
3 |
六(5) |
张宇成 |
《融入陌生环境》
|
福田区一等奖
|
莫桂凤 |
|
4 |
六(1) |
谢咏珊 |
《做班长有点累》 |
福田区二等奖
|
刘姗姗 |
|
5 |
六(4) |
张晨希 |
《诱惑》 |
福田区二等奖
|
成爱华 |
|
6 |
心理漫画 |
五(1) |
欧阳子丹 |
《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
福田区特等奖 |
王皓月 |
7 |
六(1) |
杨培培 |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
福田区特等奖 |
赵敏 |
|
8 |
六(1) |
殷跃 |
《退一步,海阔天空》 |
福田区一等奖 |
赵敏 |
|
9 |
六(5) |
王劳栋 |
《快乐与悲伤》 |
福田区一等奖 |
莫桂凤 |
|
10 |
六(4) |
林思琪 |
《妈妈,我懂了》 |
福田区二等奖 |
成爱华 |
|
11 |
校园心理剧 |
四(4) |
10名同学 |
《“偏心”的老师》 |
福田区剧目 特等奖
剧本 特等奖 |
陈倩 史淼慧 |
12 |
五(2) |
5名同学 |
《比一百少一点》 |
福田区剧目 一等奖
剧本 二等奖 |
冯文正 |
|
13 |
六(4) |
6名同学 |
《老师·好》 |
福田区剧目 二等奖;
剧本 二等奖 |
成爱华 |
同学们在成长历程中会有丰富的心理体验,或是受到肯定时的喜悦,或是面对困境时的畏缩彷徨,或是心灵受伤时的自我安慰,或是深陷痛苦的挣扎求助。用文字或者画笔创造一个倾诉空间,用戏剧表演模拟一个真实场景,同学们在这个自我反思的舞台上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妈妈常常跟我说,妹妹是你的手足,小时候可以跟你一起学习一起玩,长大了她们就是你的家人,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多好呀!我真正理解这句话是通过两件事。有一次我们一起打篮球,打比赛的时候我被人撞倒,腿上流血了。两个妹妹立马扶我到旁边凳子上坐好并安慰我,同时马上打电话通知妈妈。妈妈马上赶来带我去社康医院处理了伤口。腿不方便那几天,妹妹在生活上都很照顾我,让我很感动。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国际象棋比赛,妹妹参加的女子组人比较少,结果她俩都升级并得奖了,而我什么都没有。她们去领奖台的时候,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下面当观众,心里别提多失落了。妹妹捧着奖杯开开心心地下来,看到我那样,立马跑过来抱着我,并把奖杯送给我,还感谢我平时辅导她们,并陪她们练棋,她们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知道妹妹是想安慰我并鼓励我,心里顿时暖暖的。
——节选自六(2)班饶一城的心理征文《妹妹来了以后》
原来给一只猫当“妈妈”都这么累,更何况是“狮子王”给我当妈妈。“你们两个一天要叫100声妈妈,提100个要求”,妈妈曾这样说。确实,我感觉自己就像这只猫,一天到晚都有要求,还好这只猫不用上学,如果他去上学,那我每天还要给他检查作业,还要教育它。还有,当老师也很累,想想,如果我每天要面对50只猫,天哪,简直不敢想象。要特别认真地教知识,还要特别严厉地教规矩。唉,要是我真的能让他们少点负担就好了……
——节选自六(2)班王逸冰的心理征文《为猫而战》
五(1)班欧阳子丹的心理漫画作品《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六(1)班杨培培的心理漫画作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剧情简介:语文老师牛老师让班长和班上最调皮又不爱学习的孙昊宇做同桌,给他一系列的“优待”,引发同学们特别是班长的不满。同学们意外发现孙昊宇有“读写障碍”,了解到他并不是故意表现差,而是在读写方面确实存在困难,所以牛老师才运用同伴协助、调整学习要求和材料、个别辅导等方法默默地因材施教。在解除了对牛老师的误解后,同学们也开始默默地对孙昊宇“偏心”起来……从老师对个别学生的关照,到同学之间的关爱和互助,传递了浓浓的师生情和生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