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管理”实施细则
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和发展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目的,以教师的研究为主体,以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是落实福田区“两个常规”、提升我校“教学研究”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方针、福教发[2003]148号文件(《关于印发“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和福田区“两个常规”要求,特制定我校《“教学研究(以下简称“教研”)管理“实施细则》。
一、 加强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
1、成立教研工作领导机构,落实领导管理责任制。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下设课题研究管理小组、校本教研组织管理小组、校本教研活动管理小组、校本培训管理小组)。校长是教学研究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校长及领导成员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要分包学科或课题、听课评课、参加活动、指导教研,并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要建立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立校本教研的网络组织,落实基层管理责任制。为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建立以教研室、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组成的四级校本教研网络组织。学校教研室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教研主任是主要责任人,负责制定教研常规管理制度,具体落实、检查教研活动,以保证教研效果。按学科设置语文、数学、英语、音美、体卫、科学等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又交叉设置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适应新课程教学研究的综合教研组,以及跨学科教研协作组,以加强教师、学科之间的沟通和整合。
二、 落实教研工作的基本要求
1、加强教学研究理论学习。除落实“教师队伍管理”实施细则中提出的“构建学习型校园”的要求外,学校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2、重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聘请市、区教研员做学校的教研指导员,每学期请教研员及专业研究人员来校听课调研一次以上,上示范课一次,现场研讨一次。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上的专题研讨、教师与专家对话、学术报告、名师讲课等活动。校级领导每学期带头做一次“参与-分享”式(讲座等形式)校本培训。校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学年做一次“实战式”(公开课、案例反思等形式)校本培训。在专家和名师的引领下提升学校教研的层次,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
重视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除完成“教学准备”中的“集体备课”与“教师队伍管理”中“青年教师培养、听课”的基本要求外,教研室每学期还要组织各学科、各年级的校级研究课、示范课、开放课。每学年上学期举办部分年级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与“百花杯”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下学期举办课题研究课和部分教师示范课。课后教研室和学科组要认真教师组织开展评课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集中举办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由教研室负责出3-5期教学经验交流材料,每学年选编一次《教师优秀案例集》《教师优秀论文集》等,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享,促进共同提高和进步。
教研室和教研组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建立网上教学论坛、教育博克、个人主页,建立学科专题网站等,拓展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空间。
3、认真进行个人教学反思。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每单元撰写一篇课后反思,每月提供一个问题(每周向同年级同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次考试后提交一份试卷分析报告。教师每学年至少提供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文章,学校编辑成册。
4、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学校鼓励并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勤于发现问题,并学会梳理问题,选择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课程实施中发现的重要的或普遍性的而又一时无法解决的具体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地思考,从而上升为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学校教研室每学年组织一次课题申报评审立项工作,分别评选出学校一级、二级规划课题,并对教师的研究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经费上的支持。课题的规划申报、立项开题、研究过程管理、结题验收、档案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由教研室负责。对学校一级课题,教研室要积极做好向区、市、省级课题的申报工作。
5、建立校本教研奖励制度。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奖励条例》,对校本教研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教研组)和取得优秀教研成果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并把教研成果同教师的职务评聘、晋升、评优评先、外派培训等相结合。
附1:《百花小学校本教研活动登记表》
附2:《百花小学评课反思记录表》
附3:《百花小学校级课题申报表》
附4:《百花小学校本教研奖励条例》
部门 |
|
学科 |
|
时间 |
|
地点 |
|
学时数 |
|
|||
参加人员(签到) |
|
|||||||||||
请假人员 |
|
缺席人员 |
|
|||||||||
中心 发言人 |
|
记录人 |
|
|||||||||
主要内容或 中心议题 |
|
|||||||||||
活动记录 |
|
|||||||||||
|
附1: 百花小学____至____学年第__学期校本教研登记表
附2: 百花小学评课反思记录表
研究课 课题 |
|
授课班级 |
| |||
授课教师 |
|
评课教师 |
|
反思时间 |
| |
个 人 观 察 分 析 结 果 |
本课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为什么?怎样借鉴? | |||||
本课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为什么?怎样改进? | ||||||
集 体 交 流 与 讨 论 |
存在问题: | |||||
改进措施: | ||||||
讨论中形成的共识: | ||||||
讨论中的分歧: | ||||||
反 思 |
对分歧的问题,你支持哪些观点?有没有新的证据?对方的观点对你有何启发?对方的证据有何缺点? | |||||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 ||||||
你的收获是什么? | ||||||
附3: 百花小学校级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
| |||||||||||||
负责人姓名 |
|
性别 |
|
学 历 |
| |||||||||
专业职称 |
|
出生年月 |
| |||||||||||
研究专长 |
| |||||||||||||
课题组主要成员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历 |
研究专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
| |||||||||||||
预期研究成果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预计完成时间 |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学校审批意见 |
| |||||||||||||
附4: 百花小学校本教研奖励条例
一、总则
1、为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适用于百花小学全体在编在岗和雇佣在岗的教职工。凡在教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或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及发展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均在奖励范围。
二、奖励条件
(一)先进个人条件
1、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热心校本教研工作,自觉完成各项任务;
2、承担校级以上(含校级)的研究课题并取得成果。
3、积极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并获奖或发表,研究成果突出,专业成长快。
(二)先进集体条件
1、 学科教研组每学期均有符合本组实际的校本教研计划,目标、任务明确并落实。
2、 能按计划完成校本教研任务,措施得力,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组内经常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3、 本组人人参与研究,积极性高,组内每位教师的专业水平都不同程度得到发展。
4、 校本教研物化成果数量多,质量高,居各教研组前三名者。
三、奖励项目及办法
1、先进集体及个人每学期评选一次,颁发奖状,或根据学校情况颁发奖金。
2、成果奖励项目及金额(单位:元):
项目 |
等级 |
级别 | ||||
国家级 |
省级 |
市级 |
区级 |
校级 | ||
优秀课例 (课堂教学) |
一等 |
2000 |
1000 |
500 |
300 |
100 |
二等 |
1000 |
700 |
300 |
200 |
80 | |
三等 |
800 |
600 |
200 |
150 |
60 | |
优秀论文 |
一等 |
400 |
300 |
200 |
100 |
60 |
二等 |
350 |
250 |
150 |
80 |
50 | |
三等 |
300 |
200 |
100 |
60 |
40 | |
发表论文 |
|
400 |
300 |
200 |
100 |
|
科研成果 |
|
2000 |
1500 |
1000 |
300 |
100 |